生活中,很多人工作五六年后,工資依舊原地踏步,也沒有任何晉升希望,于是開始對現狀不滿,想跳槽,卻發現自己沒有一技之長,只能強忍著,遲遲不敢行動。
也有剛畢業的大學生,工作問題得不到落實,不是嫌工資太低,就是自身能力達不到企業的要求,無法獲得企業的青睞,最終只能賦閑在家,找不到求職方向。
我們發現,沒有一技之長,才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不敢跳槽的根本原因。
那到底什么是一技之長?
所謂“一技之長”,技是技能,本領;長是擅長、長處,指的是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專長或特別出眾的技術,是可以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別人很難替代的能力。
比如,有的人對編程感興趣,可以在IT領域發光發熱,實現財務自由;有的人從小的時候,就擅長寫作,出口成章,靠寫稿實現收入豐厚;有的人擅長廚藝,愛好美食,靠做菜賺得盆滿缽滿;有的人從小就愛蹦蹦跳跳,就會朝天蹬,劈大叉拿大鼎,長大后經常參加演出,燃爆全場;有的人對修理東西感興趣,手機、電腦不在話下,靠維修養活自己和家人等等。
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只要將某種技能熟練掌握,就能夠出類拔萃,就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就能靠技能掙錢,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愛戴。
一個人沒有一技之長,將面臨怎樣的困境?
李汝珍《鏡花緣》中曾說:“凡琴棋書畫,醫卜星相,如有一技之長者,前來進謁,莫不優禮以待?!笨梢?,有一技之長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重視和優待,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在哪都可有可無。
首先,找不到好工作。沒有一技之長,很難找到好工作,即使湊合找到了,也大多只能從事一些沒有專業要求、沒有太多技術含量、門檻較低,什么人都能做的基礎性工作,一般這樣的工作薪資都比較低。
其次,很容易被淘汰,工作不穩定。隨著科技的發達、人工智能的普及,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將會被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所淘汰,很難在社會中立足,這也是很多中年人在35歲左右就有職場危機的原因。
另外,無法在工作中得到成長和進步。沒有一技之長,總是做著簡單重復的工作,到頭來增長的只能是年齡,而非技能,而這份工作是無法讓你在眾人中脫穎而出,得到明顯的進步。
擁有一技之長,是種怎樣的體驗?
有了一技之長,才能用自己的技能給自己帶來一份高工資,才能不愁養活自己,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有了一技之長,才能在社會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崗位上大顯身手,發揮人生應有的價值,獲得物質財富的同時,還會獲得精神上的富有。
有了一技之長,才能讓自己有底氣的面對生活,才能自信從容地書寫人生的篇章,充實地過好下半生。
有了一技之長,才能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用依靠任何人,更不用看別人臉色,擁有主動選擇人生的權利。
由此可見,擁有一技之長是多么的重要,它能讓你在職場上不被替代、有價值,從而獲得穩步的長遠的發展。
如何獲得一技之長,開啟人生新篇章?
1、確立一個方向,學一門技術
獲得一技之長最好的方法就是確立一個方向,學一門技術。
這個方向,可以是設計、編程、攝影等,總之是你感興趣,愿意去鉆研的。當然,如果你實在沒有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什么,那么你可以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崗位發展前景等,確定一個技能目標。
確定好后,可以找一個師傅,向有經驗、有技術的人學習,當然找師傅也不能保證他有時間或教得很全面,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到職業學校,參加技能培訓。畢竟學校教育是現代社會獲得一技之長的最重要的途徑。無論理論還是實踐,都能傾囊相授,可以讓你以最短的時間實現最大的收益,而且學校的學習氛圍會比較好,還有專門的老師親自指導,學習效果也能大幅增加。
2、專注、專心,刻意練習
確立一個方向,到職業學校學習一門技術,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時間就要靠你自己了。如果你覺得走進學校就萬無一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學習的主動性在你,課程設置得再科學,老師講授的再專業,你不用心,最終還是一無所長。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做到專心專注,把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我們還可以將長期目標進行分解成一個個具體、可執行、可量化的目標,然后進行有目的的刻意練習,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你一定學有所獲。
人生的下半場,拼的就是一技之長。為了自己的未來發展,讓我們從現在起,提高自己的能力,確定自己的方向,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掌控自己的職場路。
文章轉載自八維說頭條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