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從2009年進入互聯網技術領域,現如今已經完全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這十年的發展見證了“大數據”帶給人類社會的奇跡。
這一門屬于未來的學科,還有著巨大的、未被開發和利用的地方,它還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可能、改變你我的生活呢?
今天,咱們學習一下青年科技獎最年輕獲獎者、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周濤教授關于大數據的演講。
以下摘錄周濤演講
01、中國有發展大數據的獨特優勢
中國在發展大數據方面和西方國家相比雖然起步慢,但是它有一些獨特的優勢。
政府開放出了大數據應用的機會清單,告訴全中國的優秀大數據企業,環保、教育、公共安全、城市管理,哪些地方要上什么項目,要用什么樣的大數據技術,這種應用端的推動,我覺得是中國獨樹一幟的優勢。在算法、在應用場景、在數據資源上,我們有優勢,但是在一些大數據相關的硬科技創新方面,我們和西方相比,特別是西方的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這些需要更長時間,投入更多力量,坐更久冷板凳的黑科技、硬科技的創新,中國和西方相比還有差距,還需要我們這一代人迎頭趕上。
02、大數據的價值體現在透明化、智能化、外部化
今天是在一個信息高速發展、數據爆炸的時代,那大數據最典型的一個特點是什么?是支撐決策,那它最大的一個特征,不是數據大,而是價值大。所以大數據的“大”不是數據量的“大”,首先是“價值大”。
用數據來說話,中間沒有用到任何人工智能,沒有用到任何復雜的算法,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讓人們已知的東西讓別人知道,就是透明化。
數據有一個天然的特性,它不是僅僅在它產生的這一個地方發揮作用,而是能夠流動起來,在十個、一百個、上千個地方發揮作用,這就是數據的外部化,它是大數據一個獨特的特征。
03、一個以數據為原材料的新科技時代已經到來
表面上看,好像人們的生活和大數據、人工智能很遠,其實不然,它已經是中國前進馬車上最主要的驅動力,已經把中國從大國向強國推進。
一個以數據為原材料的新科技時代已經到來,正如一句話說的,未來已來,只是它的分布并不均勻,什么意思?在一些頂尖的實驗室,在前沿的探索者,他們已經摸到了未來的影子,已經看到了未來的面龐。
04、準備的更好,才能成為大數據時代的勝利者!
一方面我們要知道新的技術是怎么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福利,是怎么推動我們的祖國變得越來越強大的,另外一方面,我們還是要讀更多的書,看更多的東西,在即將到來,或者正在到來的未來中,要處在這個不均勻的分布的巔峰,千萬不要走進了這個山谷。準備得更好,才更有機會成為未來的勝利者!
現場精彩問答
Q: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它們究竟是怎樣的關系?
周濤:人工智能里面有一部分算法是需要數據的,首先要進去數據,然后才能學習。如果沒有這些海量的數據,很多機器學習算法是不能用的,而且深度學習是需要海量特征做特征工程的,所以大數據實際是很多機器學習算法得以能夠發展的基礎,但是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些算法它又突然脫離數據了。
從大的范疇來說,大數據、人工智能肯定是互相增益的,沒有人工智能很多數據發揮不了價值,更多時候要人工智能算法才能挖掘大數據的價值。很大程度上有了數據,才能開發出數據相關的人工智能算法,但是有些算法和數據無關,大體是這樣的關系。
Q:剛剛您說的大數據時代,它來了嗎,它將會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呢?
周濤:如今算是到了大數據時代的門口,但是還沒有完全進去,如果有一天我們進入大數據時代,它大體上有三個要素,一個是數據的外部化,數據一定是能夠流動起來,平均而言可能在十個、上百個、上千個地方發揮價值。
第二個特點是智能化,雖然叫的是大數據時代,但是一定要用人工智能里面的關鍵算法,比如說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去獲得簡單統計分析得不到的深刻洞見,再用這種深刻洞見指導我們進行高效準確的決策,這個時候才能叫大數據時代,不然的話拿到這個數據其實價值不大。
第三個其實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價值化,就是數據主要體現為價值,那這就是滿足價值化。如果說同時達到了外部化、智能化、價值化,才能說我們真正全身進入到大數據時代,現在我們只是擠了一只手、一只胳膊進去了。
我們生活的時代,有著鼓勵大數據盡情發展的環境,上到國家發展,下到企業轉型,大到智慧城市,小到智能生活,都是“大數據”大顯身手的場景、機會。
八維開設了大數據專業,早早地探索起大數據應用人才的培養之路。大數據有著光明的前景,也有許多亟待改進、開發的地方,需要更多的年輕人迎頭趕上。八維及八維大數據專業的學子們,面對屬于我們的時代,我們當仁不讓,我們挺身而出!
(文章來源:八維星空)
上一篇:互聯網行業,真的是吃青春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