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在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融合下發生了重大改變。與此同時,日益復雜的網絡安全環境和信息系統中的安全問題,也讓社會和企業時刻面臨巨大挑戰。網絡安全人才供不應求引關注再掀起行業熱風!
2021年9月,廣州警方破獲一起利用木馬程序操控遠程攝像頭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破解了攝像頭密碼,入侵了 500 多組家用攝像頭,涉及婚紗店、商超換衣間、家庭臥室等私密場所。
2022年3月,黑客犯罪團伙偽裝執法部門向互聯網公司套取用戶數據,成功入侵了微軟、Okta、英偉達、蘋果、Meta等巨頭內網竊取數據。
網絡安全風險是整個世界將面臨的一項重大風險。目前在我國,網絡安全已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網絡安全法》《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等一系列政策法規持續落地,凸顯出網絡安全在我國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價值以及我國對于網絡安全的高度重視。
今年9月5日至11日是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由國家十部門共同舉辦的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在安徽合肥正式開幕。國家對于網絡安全的重視,也掀起了社會對于網絡安全人才的關注!
網絡安全人才供不應求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等發布的《網絡安全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網絡安全專業人才缺口在140萬以上,而每年網絡安全相關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只有2萬余人。我國網絡安全人才存在著供不應求的情況。
即便是對于網絡安全相關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其月收入也高于平均水平。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信息安全已連續多年位居畢業半年后月收入較高專業榜首。
網絡空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出臺系列政策舉措,推動加快網絡安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進程,推進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
疫情催生的線上服務需求爆炸式增長,客觀上助推了網絡安全領域的快速發展和人才需求規模的迅速擴大。“新基建”相關產業的全面鋪開和跨越式發展目標,同樣對網絡信息安全的快速高質量發展提出了緊迫要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八維網絡工程專業信息安全方向助力行業發展,大力培養網絡安全技術人才。
對網絡安全行業與用人需求深入了解,建立了先進的攻防實驗室,為學生提供操作平臺,定位高起點,培養可以勝任企業實際需求的成長性網絡安全技術人才。
在學習中,八維除了教授、培養學生網絡安全相關的知識體系、網絡安全技術的應用能力,以及對網絡安全前沿技術的探索和創新思維外。
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形成積極正向的價值觀、道德觀和世界觀,在技術的探索中始終堅持維護網絡安全的初衷。
眾所周知,對進階思維和實訓技術最好的培養是在針對實際問題的探索、解決的過程中實現的。
八維正是提供了這樣一種學習、探索和實踐的環境,通過提煉網絡安全從業人員在實際生產環節中的問題,讓學生們了解網絡安全在現實世界中所需要解決和亟待解決的困難點。
從而有目的地去設計進行實訓,并在真實項目中驗證解決方案的有效性,讓學生們在探索中加深對網絡安全的認識,提升自身技能。
信息時代,網絡空間已成為陸、海、空、天之外人類活動的“第五空間”。
我們所面臨的網絡信息安全風險,網絡安全的脆弱點會無限擴大,網絡安全技能成為社會變革過程中的基礎技能。網絡安全問題將始終伴隨著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人才也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