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雙減”政策正在貫徹落實,猿輔導“被逼”著改賣羽絨服,“新東方在線”也停止了K9的學科類培訓,在這樣的改革下,“減負”成了最正當、最正確的。于是,有關“高考要不要取消英語科目”的討論,就漸漸有了聲音。
圖片來源網絡
很久以前,網上就有許多公知大V、教育專家和教授,發表過支持高考取消英語的看法。今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許進同志也提議到:英語在義務教育階段不應該再設為與語文、數學同等的主課,不應該再將英語設為高考必考科目,改為選考科目。
無獨有偶,9月28日的第六屆新聚合國際教育高峰論壇上,教育部國際司原司長、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原公使銜參贊岑建君也發表了這樣的觀點:學好英語很辛苦,但學了很久的英語不用的話就會忘。因此,在推廣英語過程中不宜對所有學生都一樣高標準。而高考把所有學生當國際化人才來培養,要求聽說讀寫樣樣會,這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效果卻不佳。
圖片來源網絡
這么一算確實是,多少孩子學了10年的英語,但在未來的工作中卻再也接觸不到了,投入和應用的比例嚴重失調,這就會給學生增加學習壓力。
在改革試點這塊兒,上海就率先減少了英語的考試比重,規定在小學3至5年級的期末考試中,僅考核語文和數學兩科。伴隨著“高考取消英語”的討論,還有一則謠言也起來了:上海中高考英語分值降至50分。看來,英語的主課地位真的難保了嗎?
圖片來源網絡
英語教育在農村、偏遠地區十分尷尬
圖片來源網絡
除了英語的應用頻率上遭到質疑之外,英語對于貧困農村和偏遠地區的學生影響之大,或許是更為重要的。
扼制鄉村教育發展的最大問題,是師資不足、教學水平不高、優秀老師在貧困地區留不下來。而在貧困地區的農村中小學,師資最缺的就是英語老師和音體美老師。所以,英語學科對這些地區的學生考學帶來了怎樣的挑戰,是可想而知的。
高考英語加重了城鄉之間教育的不公平,或者說是失衡狀態。農村孩子的英語水平天然劣勢于城里孩子,所以,取消高考英語,或將英語成績作為參考分數,是能夠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
圖片來源網絡
必考地位難以撼動,改革還在探索
圖片來源網絡
那么,“高考取消英語”看來是必然趨勢嗎?
如果真的降低英語考試的地位、比重,我們會發現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的差距反而會越拉越大。因為城市的學生本就有著更好的教學資源,有著學習英語的環境,降低英語考核標準,短期內是減輕了農村地區學生的考學難度,但是也會限制其綜合能力,日后進了大學、社會要想有更高的發展,還是要有一定的英語水平的。
有一個語言行為教授曾說過:我們思考的方式影響所說的語言,語言又反作用于思維。所以,學習語言也是在塑造認知,學習外語,也是換一個思維方式去看問題、看世界。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就有很多專家反對取消高考英語,他們認為英語高考改革不能一刀切,反倒可以形成多樣化、多次數的等級考試,高校不同的學科專業可以按照需要,指定不同的等級區別對待考試。
縱觀數十年高考英語的分值變化,再看“3+2+1”的新高考模式,英語總是穩定地占據在“大三門”之中。英語恐怕未來幾年,仍是高考主要科目。
對于“高考考不考英語”這個問題來說,小編認為“為什么要學習英語”,更值得大眾思考和回答。各位讀者朋友們,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