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互聯網行業對人才的重視超過了傳統行業,而互聯網大廠給出的高薪資和環境氛圍更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加入。那么互聯網大廠在選擇人才時都有哪些標準喜好呢?
字節跳動——人才的五個基本素質
2020年字節跳動年收入達2366億元,全球正式員工約10萬人,成為與BAT并駕齊驅的頭部互聯網公司。創業僅9年,字節跳動之所以取得這么大的成功,與它的人才觀息息相關,那么張一鳴在選人用人上,看重的是什么呢?
理性:企業管理的核心是目標管理,所以必須理性,時刻記住企業的目標是什么,不能被情緒或者瑣事帶偏。
邏輯:張一鳴在創業初期,曾經說過:“不裝B的人,才可以合作。”不裝B,就是講究邏輯的體現。
修養:修養即待人處事的正確態度。一個有修養的人,往往著眼于大局,著眼于長處,是值得跟隨的人。
企圖心:字節跳動選人,不管是新人還是高級人才,強烈的動機是他們都非常看重的一個點。
自我控制力:遇到事情別著急,冷靜思考目標是什么?該做什么樣的判斷和執行才能達成目標?以此建立優秀的自我控制力。
華為——我們選人就看這五點
華為在選用人才的時候,制定了五項主要考察素質,主動性、概念思維、影響力、成就導向和堅韌性,這五項素質稱為“華為人才基因的真正密碼”。
主動性:這種主動不只是簡單地積極行動,而是強調要有結果,要有預見性,而且這種預見性要產生好的結果。只有能主動思考、快速行動的人才,公司才會錄用。
概念思維:這是一種大的思考結構,要根據有限的信息做出全面的判斷。能做這種結構化思考的人就是聰明人。
影響力:一個人即使沒有權力去要求你做任何事,但是你還是愿意聽他的,這才叫影響力。影響力的結果是認同。
成就導向:成就導向是指擁有完成某項任務,或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的愿望。成就導向高的人在工作中會強烈地表現自己的能力,并且不斷地為自己樹立標準。
堅韌性:堅韌性是成功的基礎。如果一個人有很強的堅韌性,他就可以在人生的歷程中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
京東——價值觀第一
劉強東曾說:不符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你能力再強,我也不要!
京東集團人事管理的八項規定,八項規定的第一項,就是能力價值觀體系。我們通過能力、業績和價值觀體系量化衡量標準,將所有員工分為五類:金子、鋼、鐵、廢鐵和鐵銹。能力很強,但是價值觀不過關的,是鐵銹,這是我們要堅決去除的。
在我們選擇高管的時候,除了能力要和職位匹配外,他還需要具備以下幾個特質:做得比說得多;從基層做起;有國內企業工作經驗;誠實。只有具備了這些,才是真正能和京東,能和我們的事業綁在一起的人。
百度——有能力、認同公司文化
百度李彥宏表示,百度并不看重員工的年齡、性別、學歷、畢業院校以及工作背景。甚至有些重要崗位上的人,百度并不知道他們的畢業院校。
李彥宏列出了百度選用人才時基本遵循的兩條標準:
有沒有能力和潛力勝任工作?在百度,新人可以犯錯,但是經過“點撥”之后,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一點就通”顯示出新人的能力和潛力。
認同不認同公司文化?百度致力于保持創業激情、愿意學習、富有創新的公司文化,那些一心求穩,不愿意冒險,不愿意在高速成長的環境中工作的人,就不太適合百度。
美團——用人的三條重要原則
成立于2010年的美團,如今總市值曾突破2萬億港元。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的第三極,僅落后于騰訊和阿里。它究竟是如何招攬精兵強將的呢?這里就不得不提美團CEO王興用人的三條重要原則。
要么牛X,要么滾蛋:“好的工程師和差的工程師,差距是10萬倍。”不能適應工作的要求,就會被淘汰。
拒絕為人才設限:敢于不設限,只要滿足三個條件——認同美團的價值觀;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個人必須努力。
態度優先于能力:好的態度包括少講借口,多想方法;懂感恩;自我驅動;有合作精神等。
小米——真正來到小米的人,都是真正干活的人
雷軍組建創業團隊時,前半年花了至少80%的時間找人,最后建立了小米的7人核心團隊。公司成立之后,他每天都要花費一半以上的時間用來招募人才,公司的前100名員工入職都得親自見面并溝通。同時在他看來,最聰明的人才,成本是最低的。“所以,我們雇了一群最聰明的人。”
同時,雷軍用人時從不設置任何KPI考核機制,他認為優秀的人才擁有主動創造與勞動的原動力。真正來到小米的人,都是真正干活的人。他想做成一件事情,所以特別有熱情。
網易——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絕對不要
今年6月20日,在網易有道“談談選擇”直播間中,網易CEO丁磊談到了網易的選人標準。
他說,網易選人最重要的素質就是“獨立思考和邏輯能力”,但這是絕大多數中國學生不具備的,包括很多名校畢業生也不具備。丁磊還稱“邏輯糊里糊涂的,獨立判斷能力也沒有、人云亦云”的名校畢業生大有人在。
因此,想要加入網易,在面試環節,你就要注意,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主見,千萬不能因為年輕而顯得軟弱。當然,支撐你這種獨立思考能力的,應該是你經年累月的積累,而不是夸夸其談。
通過這些互聯網大廠嚴格的選人標準,你會發現他們最注重的除了必須擁有精深的專業能外,會被優先考慮的都是擁有相同價值觀、善于思考、具有成長型思維、學習能力強等軟性技能的人。
為什么互聯網大廠更希望員工擁有“軟實力”?
因為過硬的專業能力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但最終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高的,其實就是一個人的軟實力。這個軟實力它代表了你是否能快速融入團隊,拿到結果,帶領團隊攻城拔寨,激勵和影響身邊的人變得更加優秀等。
坦白來說,“軟實力”比“硬實力”更重要。“硬實力”中的學歷、專業技能,通過一定時間的學習是能夠掌握的,但是“軟實力”必須通過日常的不斷積累和鍛煉來提升。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在激烈的互聯網大廠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在優秀的專業能力之外,懂得培養并發揮職場“軟實力。
文章轉載自八維說頭條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