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只要努力學習,考上一所優秀的大學,那么當畢業后肯定會獲得一份滿意的工作。然而事實上,作為一名”三無家庭“的畢業生,尤其農村出來的,即便成績再優異,在大學畢業后找工作也是困難重重。
學歷不再是應聘的唯一籌碼,家庭背景反而成為了阻礙
王新出生在農村,父母沒什么文化,整日以種地和養牛為生,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王新從小就深知學習的重要性。為了改變家庭的困境,他努力讀書,終于考上了一所知名的985大學。全家都為他感到開心,都認為王新有出息了。
畢業后,王新壯志滿懷地投入到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中,沒想到卻在一次又一次的面試失敗后開始懷疑自己。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他一直青睞的大公司,在校招中向他發來的面試邀請,王新很快憑借專業能力通過了初試。進入復試階段后,HR問了王新一些常規問題,比如為什么選擇本公司、未來有哪些職業規劃,覺得自己具備哪方面的能力等,王新在這個過程中對答如流。
于是,HR又問了一些王新的家庭成員狀況,王新當時沒有多想,將真實的家庭情況和盤托出。隨后HR結束了面試,讓王新回去等通知。
就此,面試結果就像石沉大海般,再無音訊。等不到結果的他將面試環節從頭到尾復盤了半天,也找不到頭緒,于是他撥通了HR的電話,在他的再三詢問下,HR坦言:“你很優秀,不過你的家庭條件不符合企業招聘標準,因為我們不招收‘三無’家庭的畢業生。”
HR的話讓王新備受打擊,心想難道貧寒家庭出身的孩子,就不配有工作嗎?
什么是“三無家庭”?為什么企業要將“三無家庭”作為標準之一
在HR眼里,究竟什么樣的家庭屬于“三無家庭”?其實“三無”的概念就是無背景、無人脈、無家底的家庭。
企業之所以將“三無家庭”作為招人標準之一,與近幾年的求職大環境密切相關。
隨著大學擴招,每年畢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一抓一大把,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研究生、博士生甚至海外留學歸來的高材生同臺競技,而企業的就業崗位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再加上退休年齡延遲、人口壽命延長等外在因素,招聘需求并無增長,在這僧多粥少的求職環境下,應屆大學生優勢并不大,無形間就加大了他們的就業壓力。
另外,從企業的角度考慮,用同樣的工資聘請員工,企業自然希望可以獲得更多的價值。企業也希望能擁有一些有背景的畢業生,從而幫助自己獲得更大的利益。這遠比一個成績優異卻沒有的學生,所能創造的價值要多得多。
還有,企業往往非常注重應聘者的眼見和格局,他們認為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學生,見識會比較廣,為人處世更會變通,更有利于盡快融入團隊開展工作,而“三無家庭”的學生缺少這些東西,這也是他們考慮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對就業劣勢,“三無家庭”畢業生怎么翻身?首選IT 行業
雖然目前的大環境,對一些沒有家庭背景的學生而言不太友善,很容易成為企業淘汰的對象,不過我們不要妄自菲薄,先天的家庭條件都是固定且無法改變的,我們更沒有辦法改變用人單位的招聘標準,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想要幫助自己獲得好的求職機會,畢業生就應該想辦法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不斷豐富自己硬件條件,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此來吸引企業主動錄用自己。在這里,小說哥強烈推薦大家考慮一下IT行業!這是一個可以靠專業技能就能改變命運的行業。
就像曾因一篇博士論文致謝走紅的中科院黃國平博士那樣,雖然家庭背景不是優勢,但是依靠個人努力成功拿下博士學位,并且選擇了正處風口的人工智能領域,實現了人生逆襲。
還有從流水線工人逆襲成為紐約高薪軟件工程師的農村女工孫玲,她沒有好的家境,早早地輟學打工賺錢,但是她有一顆上進的心,用微薄的工資學編程,玩命自考,最終成為坐進谷歌辦公室里的一名高薪軟件工程師,年薪10萬美金。
所以,你會發現,IT行業真的是無背景、無人脈、無家底的家庭孩子逆襲翻身的不二之選!在這里,只要有本事、有能力、肯付出,就會給予你數倍的回報。而最讓人心動的是,它屬于技術性特色較強的行業,職業發展全憑個人的真本事和職業素養,什么潛規則、拍馬屁,在一個IT技術人才面前都是浮云。
最后,小編想說,每個人都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定義屬于自己的人生。愿我們都能早日找到改變命運的捷徑,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文章來源八維說頭條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