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學歷當寶物,市場卻把你當廢物?!辈恢滥憧吹竭@句話時有何感想?你是否也曾為自己上學速度趕不上學歷貶值速度而憂慮過呢?
今天,小說哥想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有關“學歷貶值”的話題!
2022年大學畢業生將首超千萬!學歷貶值時代來臨
20年前,只要誰家出了一個大學生,就會成為街坊四鄰間奔走相告的大喜事!
那個時代的大學生,就如同古代科舉的舉人,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不僅找工作完全不用擔心,甚至一畢業就被大企業、政府部門預定一空,成為各個行業的翹楚人物!
然而隨著近年來國民經濟的不斷改善,以及國內各大高校的不斷擴招,“讀大學”逐漸成為了一件很簡單的事。
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國14.11億人口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億人。每7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人是大學生!
另外,根據教育部統計預測,2021年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900萬人,達到909萬人,再下一屆的2022屆畢業生將超過1000萬人。
我們發現,大學教育已經逐步從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而學歷優勢的下降,也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就業焦慮,甚至網上涌現了不少“學歷貶值”的新聞。
比如:卷煙廠流水線上研究生超30%;我國有7萬碩士研究生、100余萬大學生送外賣;甚至清華北大碩士博士去中小學當老師……這不禁讓人擔心,“大學生多如牛毛,研究生滿地走”的時代還是來了!
為什么會出現學歷貶值的情況?
首先,當然是社會總體教育水平的提高。80年代每年只有100萬人參加高考,而到了2021年,高考人數1078萬。1986年中國大學總共只錄取了57萬考生。而在2021年,大學畢業人數高達909萬。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在逐步擴大,我國的高等教育也已邁入普及化階段。
其次,是供需矛盾不平衡。如今大學的擴招速度太快,現在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正以每年80、90萬的速度遞增,90%的高考生都能考上大學,持有高學歷文憑者越來越多,而這就造成供給量的持續增加,但是相應的需求并沒有明顯增加,這就會造成大學生的競爭力減弱,學歷含金量不斷下降。
第三,高校教育資源的弊端日益顯現。有些高校開設的專業與現實需要相脫節,過多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這就導致出現了很多紙上談兵的純理論家,而企業需要的是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人,這就導致社會上急缺的新興專業人才,沒有多少大學生能干,甚至不如職業學校畢業生項目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強、更接地氣。
學歷不等于能力,應對“學歷貶值”危機,不妨學點硬技能
學歷不等于能力。我們發現這個時代,學歷只是敲門磚,能力才是不過時的鐵飯碗。正如李克強總理提到的“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考核人才質量的標準從來不在“學歷”這個“面子”上,而是關乎“能力”、“素質”的“里子”。
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應對“學歷貶值”危機,找到好工作,不妨選擇熱門行業,學點硬技能。
如今,科技已是全球的第一生產力,科技也是我們這代人,唯一有希望、且有可能白手起家、未來翻身的最佳“ 武器 ”!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數字經濟就業影響研究報告》?!秷蟾妗分赋?,我國教育體制以注重培養專業化人才為主,導致現階段既了解傳統行業技術、業務流程與發展需求,又能夠掌握和應用數字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嚴重缺乏,有融合實踐經驗的高素質人才更是緊缺。
數據顯示,我國數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萬,且伴隨全行業的數字化推進,需要更為廣泛的數字化人才引入,人才需求缺口依然在持續放大。
市場上的數字人才真的十分稀缺,所以,伙伴們,如果想在新時代的大浪潮中站穩腳跟,破局“學歷貶值”,不妨主動擁抱趨勢,找到一項自己感興趣、符合未來規劃的數字技能,然后通過再學習培訓,將自己打造成高端數字型人才。
文章轉載自八維說頭條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