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萬眾矚目的巴黎奧運會正式開幕!
奧運會一直都是展示科技與創新的平臺,在今年的奧運會中,AI成為關鍵詞,實現了廣泛應用。
據了解,巴黎奧運會大量采用中國AI技術,應用在賽事解說、360度直播、視覺搜索等領域,云計算將替代衛星成為奧運賽事直播的主要方式。國際奧組委表示,這將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開始衛星電視轉播以來,又一次重大技術進步。
近年來,AI技術發展不斷深入,改變人們生活的同時也為廣大青年開辟了高質量就業之路。
AI正在改變當代青年
AI除了在技術上助力奧運,在就業以及發展上也給人們帶來了深刻影響。
人工智能技術的火爆,首先影響的就是招生。
截至2022年,全國先后已有4批共計440所高校獲批設置AI專業,占1270所本科高校的34.6%。2020年~2022年,分別有180所、130所、95所高校獲批開設AI專業。
夸克App發布的《2023高考志愿報告》中顯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占據第一,排名前十的專業里,以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為多。
另一方面產業的增長更加迅猛。
根據中國企業數據庫企查貓,2020年之后,AI企業數量出現爆發式增長,注冊企業數量每年增長超過2000家。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裘新去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人工智能人才專場高峰論壇上透露,國內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總缺口達500萬,且缺口逐漸增大。
脈脈在2023年發布的信息中顯示,人工智能領域的“搶人大戰”異常激烈,人才供需比為0.39,約等于5個崗位在搶2個人。脈脈高聘發布的《2024春招高薪職業和人才洞察》顯示,高居薪資榜首的是“ChatGPT研究員”,月薪高達6.4萬。
普華永道在《2024就業晴雨表》里,分析了超過15個國家、5億個招聘廣告,今年垂直人工智能的職位數量是2012年的七倍,需要AI技能作為輔助的崗位增速遠超其它。
可以預見,AI相關領域需要大量人才且薪資待遇勢必水漲船高,未來前景無限。
AI正成為當代青年標配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AI產業,核心產業規模持續增長,智能芯片、開發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算力規模居全球第二位。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AI核心產業規模達5784億元,增速13.9%。
AI產業的市場空間巨大,發展前景無限,已成為各地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AI相關產品已經成為工作、學習的標配。如今的青年,想要發展更好,必須緊跟時代步伐。
Just So Soul研究院開展了一項關于AIGC的問卷調研,其中數據顯示:超九成年輕人體驗過AIGC產品或功能。在這一波技術浪潮中,00后最先擁抱新趨勢,對AIGC的了解和使用都表現突出。有超六成年輕人對AIGC態度積極,其中,“很喜歡”和“喜歡”的占比分別為17.93%、45.32%。
關于為什么喜歡AIGC相關產品,主要原因為“提高了工作效率”(62.78%)、“讓生活更加便利”(54.09%)和“娛樂趣味性比較高,帶給我很多有意思的體驗”(53.91%)。
在大眾積極擁抱AIGC的過程中,已經有部分年輕人通過AIGC賺取收益。
當下,AI相關產品與技能深受年輕人喜歡,已經開始融入生活、社交,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AI的普及與發展,已經逐漸成為當代青年標配。
AI將成為當代青年的必備技能
近幾年,科技發展迅速,新業態、新職業不斷涌現,在各類技術加持下,我們正在邁入一個AI賦能的全新時代。
面對變化,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主動掌握一些新的技能,以更好地適應這個時代,實現自我成長和進步。而掌握AI技術是新時代必備技能,早日掌握AI技能將幫助我們在未來更好地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
八維為廣大學子提供了學習的平臺,致力于幫助學生緊跟時代發展,提升AI技能,實現高質量就業。
八維采取“雙師型”教師教學,老師既是工程師也是講師,他們大部分來自985、211等名校,還有海歸的博士和碩士,同時擁有名企、大廠等熱門項目實戰經驗,“教師+工程師”的雙重加持,為學生的理論和技能上了“雙保險”。
八維實行“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模式,助力學生在真實工作場景中積累實踐經驗。八維與眾多企業建立產教融合平臺,幫助學生獲取一手企業資源。在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的過程中,共同尋求新項目研發、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合作。
八維AI聯想工業質檢班便是其中之一。本專業項目經理由名師團隊授課,他們大多是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10年以上的一線精英,不僅擁有豐富的理論基礎,更有著過硬的技術實力和教學能力。
學子們將真實體驗并參與聯想企業高端項目實踐,通過“四階十月”全項目實戰掌握最新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單科精進、小班教學”的模式確保每位學子高質量的學習效果。
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方式。它不僅是技術的革新,更是對未來的洞察與探索。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必須揚起時代之帆,搭乘創新大船,用技術驅動航行,披荊斬棘,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