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如今的信息時代,每一次技術的升級,都不可避免地沖擊了產業發展和就業模式,但同時也催生了新的生產方式與就業機會。
數字技術時代同樣遵循這一規律,既沖擊了傳統行業也推動了社會進步,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沒有人能阻擋時代的車輪前進,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緊跟時代步伐,補齊短板,迎接新機遇!
到2030年,將有1億人重新就業
隨著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化,在未來的工作中,數百萬的工作崗位將需要重新定義和重新分配。
根據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有1億人重新就業。麥肯錫在《工作新未來報告》中特別指出,被機器人取代并不意味著大量失業,因為新的就業崗位將被創造出來,人們應該提升工作技能來應對即將到來的就業大變遷。
麥肯錫把技能分為了5類,分別為:
1、技術技能:高級數據分析和數學、IT、編程、科研開發、工程等。
2、社會和情感技能:適應力、持續學習、高級溝通與談判、創業精神和主動性、人際交往技能和同理心、領導和管理、教學和培訓。
3、體力和情感技能:工藝和技術技能、精細操作技能、一般設備操作和導航、一般設備維修和機械技能、粗略操作技能和力量、檢查和監控。
4、高級認知技能:高級讀寫技能、復雜信息處理與解釋、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和決策、項目管理、定量和統計技能。
5、基本認知技能:基本數據輸入和處理、基本讀寫、算術和溝通技能。
在這五種技能中,IT、編程等技能被廣泛需求。因為在AI時代,企業需要更多的技術人才來開發、維護和優化智能系統,相關崗位用人需求必將增加。同時,技術進步也會帶來對創新和研發的持續需求,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來進行軟件研究、開發新技術。
科技創新發展,這些崗位炙手可熱
從2024年上半年科技發展趨勢來看,未來科技領域將持續火熱,招聘需求也將面臨升級,科技取代人工之戰將從崗位升級開始。
從招聘需求來看,獵聘《2024Q3招聘調研報告》顯示,IT/互聯網/游戲行業仍占據主導地位,以20.94%的占比遙遙領先于其他行業,這表明數字經濟和互聯網相關領域對人才的需求極大,是當前就業市場的熱門領域。
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市場對于技術與研發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電子/通信/半導體行業以及IT互聯網技術的新發職位占比同樣較高,分別為4.57%和7.22%。這反映出技術發展迅速,特別是在數字化轉型和互聯網相關領域,對專業技能和研發創新的需求持續增長 。
從數據來看,2024年上半年高技術職類(崗位類型)人才緊缺,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如人工智能、其他IT互聯網技術等職類的緊缺指數較高,體現了數字化到數智化轉型過程中人才技能升級明顯。
緊抓機遇,從培養核心競爭力開始
事實上,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使一些產業面臨淘汰,但同時也會造就一批新興產業。如今的新興產業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按照國家的戰略規劃,我國將重點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人工智能產業、生物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制造和綠色環保產業;
六大未來產業,如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健康。
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新機遇。這需要我們提前布局,掌握相關技術,搶抓時代先機。
八維教育立足于培養符合時代所需的IT技能人才,緊隨數字中國建設步伐,開設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網站工程、網絡工程等十五大專業,立足前沿技術,滿足學生技術學習需求。
八維匯聚各路英才,組建了強大的“雙師型”師資隊伍。他們集教學與實戰經驗于一身,結合八維特色教育模式,幫助學子提升數字技術。
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影響下,與行業內頭部企業進行深入合作,了解企業發展方向,明確人才需求變化。將行業新技術、企業新需求融入到教學當中形成八維課程體系,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崗位要求為標準,以優質就業為目標”的課程體系開發原則,進行課程內容研發和更新。
八維通過特色教育模式,融合前沿技術,大大推動數字人才協同培養,助推產業與教育深度融合,為行業輸送人才,幫助學子高質量就業!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重塑著眾多行業和領域。企業若不能及時擁抱新技術,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人才若不能及時更新技能,將面臨失業的危機。
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提升數字化含量,不僅讓企業在新的賽道上贏得主動權,還能讓人才緊跟時代,創造更大的價值!
標簽: 八維教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網站工程,網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