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語》中說: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身處社會之中,我們每天都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
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的發展,一半靠自己,一半靠身邊的人。
離什么人最近,就會融入什么樣的圈子,這也將決定你是誰。
父母:教育之道,重在引導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他們決定了一個人性格的養成,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在綜藝《和爸爸在一起》中,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她的機智懂事,讓大家直呼:出個黃多多養成攻略吧。
面對夸贊,黃磊也是認真分享經驗:讓孩子懂事,就是讓她明白道理,所有的事情都有因為和所以,讓她明白之后自己判斷,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節目中多多不想戴麥克風,黃磊沒有直接讓她趕緊戴上,而是認真地說,你不戴大家就會聽不到你的聲音,到時候節目錄出來就是啞劇啦。認真思考后,多多還是決定戴上麥克風。
黃磊還表示,很多人對富養有一個誤解,以為那是對物質的要求,其實不是,孩子還是要多陪伴,他們一起給媽媽挑禮物,讓孩子從小懂得處理人際。
在黃磊的循循善誘之下,黃多多獨立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很強,鋼琴包攬了無數一等獎,7歲就學會了用英語寫劇本,在T臺上也是落落大方...
珍妮·艾里姆說過:“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包辦式培養讓孩子缺乏獨立,打壓式教育又讓孩子失去信心,而聰明的父母,早已經學會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的使命,是告訴孩子世界有多美好,讓他們自己決定人生的方向。
十點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