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階段國內產業正在加快轉型升級,智能化水平正在不斷提升,這得益于數字技術的突破,以及宏觀環境的整體利好。隨之而來的職業發展受到影響,這三個方面會成為推動未來職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技術應用:隨著數字技術的深入應用,絕大多數企業已經開始進行了數字化轉型。很多企業在招聘軟件中添加了需要求職者掌握數據分析技能,以及AI等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企業越來越重視具備數字素養的人才。其他如云計算、前端開發等技術崗位招聘需求更是成倍增長。這些崗位需求的增加,也意味著新技術正在推動企業發展,也深刻影響了未來就業的走向。
個人的選擇:企業對人才的渴求日趨多元化,互聯網多個領域爆發“人才荒”。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到2027年,我國網絡安全人員缺口將達327萬;預計到2025年直播行業的人才缺口將增加到1941.5萬人。人才缺口的持續增大說明了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無論是福利待遇還是未來前景都整體向好,這將吸引更多年輕人的加入。
行業驅動力:社會的發展滾滾向前,推動了新職業的產生。從2019年至2022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74個新職業中至少有四分之三的職業都是由數字經濟發展而催生的。目前,根據《新職業在線學習平臺發展報告》的預測數據來看,新職業市場前景廣闊,13個新職業未來5年的人才需求規模,均超百萬。這些前景無限的崗位將吸引更多青年關注并加入數字領域。
八維學院通過“三型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初中畢業生成為“兩專多能”的“π型人才”;培養高中畢業生成為“理論知識+精深專業能力”的“T型人才”;培養大學畢業生、職場人士成為專業能力突出的“I型人才”,幫助每個來到八維的學子清晰找準自己的位置,精準提升專業能力。
八維學院專注提升學生職業技能已有二十八年時間,通過挖潛能、找定位、發展特長等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多樣化教學。幫助學生鍛造“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
硬實力。在專業建設上,注重與頭部企業、行業專家的溝通交流,注重專業技術前沿性;實訓上,不斷完善、更新項目實訓庫,拓展實訓項目的種類,使學生在項目中完成知識及工作流程的梳理。教學上,采用“單科精進、串行排課”的模式。在教學周期內,保證學生能夠將時間、精力都專注在一門學科上,反復強化;其次,通過日考、周考、月考,“日清日結”、“周清周結”、“月清月結”,確保學生實現學習目標。
軟實力。“學生自主管理模式”,使學生具備“帶領團隊達成目標”的企業管理能力。通過“四會”:目標誓師大會,讓學生樹立目標意識;日PK,讓學生形成競爭意識;日講評,訓練學生溝通表達能力;干部月度述職,讓學生具備承辦會議能力;文化素教課程,通過文化培訓,讓學生走進八維成人成才。
巧實力。在就業上幫助學生勇闖三關:簡歷關,教會學生如何寫簡歷,從而能收到更多面試邀約;面試關,模擬面試真實場景,讓學生對企業常見面試問題自如應答;項目答辯關,講出實訓項目核心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等。
八維學院打造“三大實力”幫助學生完成個人核心技能的塑造,能力的培養以及對自我的充分認知,以此助力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